March 1, 2025

方大同:以音樂對抗命運的“靈魂詩人”

方大同:以音樂對抗命運的“靈魂詩人” (1983.7.14—2025.2.21) 一、平靜告別:五年頑疾抗爭終結 2025年3月1日,方大同創立的音樂廠牌@賦音樂FUMUSIC 發布訃告,宣布這位音樂人已於2月21日早晨“平靜而安詳地離開”,終年41歲。聲明中提到,方大同與疾病抗爭五年,最終未能完全康復。儘管身體受限,他仍堅持在病中完成最後一張專輯《夢想家 The Dreamer》,將其稱為「病中專項」——既是挑戰,也是精神解脫。 根據公開消息,方大同自2010年因過度勞累多次因氣胸(俗稱「爆肺」)住院後,健康問題持續困擾其事業。 2024年回歸樂壇時,他曾表示「身體狀況已有改善,但完全康復仍需時間」。 二、音樂生涯:從《Soulboy》到金曲獎的“西遊之路” 方大同的音樂之路始於多元文化背景:生於美國夏威夷,幼年輾轉上海、廣州,14歲定居香港。父親是職業鼓手,母親為英語教育先驅,家庭環境塑造了他對黑人音樂(Soul、R&B)的深厚熱愛。 2005年,他以「聽其聲不見其人」的神秘宣傳方式出道,首張專輯《Soulboy》以《春風吹》《南音》等作品一鳴驚人。 代表作與成就: 三、最後樂章:《夢想家 The...

華英死刑執行|拐賣17名兒童案全解析:從犯罪細節到司法正義

余華英死刑執行|拐賣兒童案終落幕:正義何以跨越三十年? (圖片說明:余華英案庭審現場,圖源:央視新聞) 一、案件核心:17名兒童背後的破碎家庭 2025年2月28日,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余華英執行死刑。這起橫跨30年、涉及三省十七名被拐兒童的惡性案件,終於畫上句點。 根據法院審理,余華英自1993年起與同伙龔顯良、前夫王加文等人,在貴州、重慶、雲南等地以「租房潛伏」「誘騙低齡兒童」「固定販賣路線」等模式作案。其犯罪特點包括: 十年間,至少12個家庭因骨肉分離陷入絕望,部分父母更因尋子無果抑鬱而終。 二、審判歷程:從「張芸」化名到死刑定讞 余華英的落網,源於一名被拐兒童的26年堅持。2004年,她與王加文在雲南作案時被捕,卻隱瞞身份化名「張芸」,僅被判刑8年(實際服刑5年)。直至2022年,被拐當事人楊妞花憑兒時記憶提供關鍵線索,推動警方重啟調查。 案件時間線: 法律專家付建指出,此案審理嚴格遵循《刑事訴訟法》,從重審二審到死刑執行僅70餘天,彰顯對拐賣犯罪的「零容忍」。 三、社會迴響:受害者與公眾的雙重告慰 1. 被拐家庭:從絕望到重生楊妞花在直播中得知死刑執行時激動落淚:「這一天我等了26年,終於能去父母墳前告慰!」 其代理律師王文廣強調,此案推動社會正視「拐賣罪」與「拐騙罪」的量刑差異,呼籲修法堵塞漏洞。 2....

Ads Blocker Image Powered by Code Help Pro

Ads Blocker Detected!!!

We have detected that you are using extensions to block ads. Please support us by disabling these ads block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