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文現象定義與歷史背景
「七星連珠」指太陽系中七顆行星(水、金、火、木、土、天王、海王星)在黃道面上的視覺排列。根據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(JPL)曆表計算,2025年2月28日將出現七顆行星聚集在33度天區範圍內的天象(註1),雖非嚴格直線排列,但已達近百年最緊密紀錄。
此現象需滿足兩大條件:
- 行星軌道交會週期重疊
- 地球觀測角度適宜
上次類似事件發生於2000年5月5日(七行星分佈40度範圍),下次則需至2060年(註2)。

香港觀測實務分析
最佳時段
2025年3月15日 05:15-05:45 HKT
此時七顆行星將分佈於東方地平線至仰角35度之間,水星與海王星因接近地平線需借助雙筒望遠鏡觀測。
可見度挑戰
- 光害影響:市區僅能見金、木、火、土四星
- 天氣機率:香港天文台1981-2010年統計顯示,3月中旬清晨晴朗率約32%(註3)
- 地形限制:東面無遮蔽地點如石澳、大帽山觀景台為理想選擇
專業器材建議
- 初階:8×42雙筒望遠鏡 + 星圖App(如SkySafari)
- 進階:追蹤赤道儀 + 200mm以上長焦鏡頭
科學意義與觀測價值
- 軌道力學驗證:七行星引力攝動總和小於0.001%地球軌道變化(JPL計算)
- 公眾科普教育:香港太空館將同步舉辦「行星巡遊」直播活動
- 天文攝影競賽:香港天文學會設立「行星列車」主題獎項
注意事項與替代方案
- 安全警示:凌晨山路需結伴而行,攜帶反光裝備
- 天氣應變:可改參與太空館數位天象廳模擬展
- 長期追蹤:2026年6月將發生六星連珠(可見度更佳)
結語
七星連珠雖無末日論所述影響(NASA已多次澄清),卻是難得的天文盛事。香港因應光害管制條例逐步落實(註4),此事件將測試城市觀星潛力。建議讀者提前熟悉行星辨識技巧,並參考香港天文台即時天氣預報調整計畫。
數據來源
註1:JPL Horizons On-Line Ephemeris System (2023更新)
註2:法國巴黎天文台《千年行星合朔預測》
註3:香港天文台《氣候統計報告》
註4:香港《戶外燈光約章》2024年修訂版
Read More:
https://worldrecently.news/category/science/popularize
-
Disney’s Live-Action Snow White Controversy Fully Explained: a Classic vs. Modern Tug-of-War
-
Tips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in buying auto insurance
-
Car Accident Guide: Handling Procedures, Insurance Claims & Legal Rights Explained
-
7 Key Reasons to Buy Life Insurance